给定资料3中提到“为钱创业是肤浅的,应为梦想所驱动。”请你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,结合所给材料,联系生活实际,自选角度,自拟题目,写一篇议论文。(50分)
要求:
(1)观点明确,内容充实,认识深刻;
(2)思路清晰,结构严谨,语言流畅;
(3)字迹清楚,书写工整,限800-1000字。
以梦想为翼 攀创业之峰
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,有人追逐风口试图分一杯羹,有人怀揣理想渴望改变世界。星巴克CEO舒尔茨的箴言"为钱创业是肤浅的,应为梦想所驱动",犹如一剂清醒剂,揭示了创业精神的本质。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材料中那些在创业浪潮中激荡的身影,会发现真正的创业者正如登山者马洛里,他们眼中不仅有眼前的营地,更有心中的珠峰。
创新力喷涌源于理想之光。材料中"90后"创业者小尹颠覆传统KTV行业的案例,印证了理想驱动的创新力量。他突破"点歌系统更新缓慢"的行业痛点,将社交属性注入"一起唱"APP,通过"云端混音分享""世界杯观赛"等创新功能,重构了年轻人的娱乐场景。这种创新绝非资本催生的投机行为,而是源于"用新方式与世界相处"的理想追求。正如材料所言,90后创业者"喷薄而出的创新力"背后,是"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"的时代馈赠。当创业者不再被生存压力束缚,创新才能如春笋破土般自然生长。
抗风险韧性扎根信念土壤。乔峤研发智能耳机的创业历程,展现了理想铸就的坚韧品格。面对"资金短缺、人才匮乏"的困境,他通过股权众筹"引入16名跨界投资者",将危机转化为机遇。这让人想起材料中"一八九八咖啡馆"的蜕变:200位跨界股东形成的资源网络,使创业者从"求人办事"转向"内部合作"。正如领英总裁所言,"创业没有失败者",真正的创业者能在挫折中积累经验,在材料提到的"伪创新"横行的环境中,唯有信念坚定者才能像马洛里般"生命不息,创业不止"。
社会价值绽放梦想之花。比逗咖啡馆的演进轨迹,诠释了理想导向的社会担当。他们通过"创业交流"定位,构建"学生股东流转机制",用"任务积分系统"激活社群活力,最终形成"裂变式创新生态"。这印证了诺贝尔奖得主菲尔普斯的洞见:大众创新带来的不仅是商业成功,更是"广义的美好生活"。材料中提到的中央"22份创业创新文件",正是要为这种价值创造开辟通道,让创业者像马洛里丈量珠峰那样,用脚步丈量社会进步的尺度。
站在新时代的创业路口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仰望星空的攀登者。从材料中"双创周"现场总理的殷切期待,到咖啡馆里跨界资源的碰撞融合;从90后用创新重塑行业规则,到大学生在田野播撒理想种子,每个创业者都在书写自己的"登山日记"。马洛里说"因为山在那里",而对创业者而言,山既是需要征服的高峰,更是照见初心的明镜。当创业回归梦想本真,我们终将在创新的峭壁上,刻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攀登印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