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结合全部给定资料,以“讲规矩”为题目,撰写一篇议论文。(50分)
要求:
(1)文章主题应与所给资料联系紧密,思想性强;
(2)论点鲜明,论据确凿,论证严密、合乎逻辑;
(3)结构完整,条理清晰,行文流畅;
(4)篇幅在800-1000字。
讲规矩
规矩是社会运行的基石,是国家治理的准绳。从中央八项规定重塑党风政风,到权力清单制度划清政商边界;从基层民主实践构建治理新范式,到行业自律推动经济健康发展,当代中国正以制度为纲、以法治为绳、以德治为魂,编织着新时代的规矩之网。这不仅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深层智慧,更彰显了文明演进的内在规律。
制度是规矩的刚性保障。中央八项规定通过"一场场小战役"涤荡官场积弊,如材料一中所述"消除会所歪风""刹住节庆送礼",用"铁八条"铸就作风新常态。A市权力清单制度更具典型意义:通过清理396项行政许可权、绘制183项权力流程图,实现"法无授权不可为"的现代治理转型。东莞"红黑榜"机制则创新性地将制度约束转化为市场信号,用4006家次企业的信用公示构建起"守信者荣、失信者耻"的营商生态。这些实践印证了材料八的论断:法律是为行为设置的底线大坝,唯有刚性的制度才能筑牢规矩的堤防。
共治是规矩的实践路径。在基层治理层面,黄家祥创建的"四议两公开一表决"制度,通过"351"财务机制和村民小组户代表表决,将"小微权力"晒在阳光下。B市炒货商会的蜕变更具启示:从恶性竞争到建立保证金制度,36家企业通过统一采购、技术升级实现涅槃重生。材料五中美容美发协会推行的预付费保证金制度,更以50万元的高额担保破解了"跑路困局"。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材料四的观点:行业组织作为市场支柱,通过自律规范填补了政府退位后的治理空间,形成了多元共治的规矩生态。
文化是规矩的精神根基。当东莞农户因"蔬菜黑榜"强化诚信意识,当黄家祥坚守"一包烟也不能收"的底线,规矩已从外在约束升华为价值认同。但材料六揭示的困境同样深刻:网络水军刷票、电商假货泛滥,暴露了虚拟空间的文化荒漠;材料七中游客的"不拘小节",折射出公共文明的认知落差。正如图8所述,道德是"向上精神的指引",需要如材料八所言"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"。从"中国式过马路"到自觉排队,从抄袭段子到原创表达,规矩文化的培育任重道远。
站在新的历史方位,讲规矩既是刀刃向内的制度革新,也是春风化雨的文化再造。当权力清单厘清政府边界,当行业自律激活市场活力,当村务公开凝聚基层共识,一幅"法安天下、德润人心"的治理图景正徐徐展开。这启示我们:规矩建设需刚柔并济、标本兼治,既要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,更需文化浸润使守矩成习,方能在制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交融中,筑牢现代文明的价值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