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给定资料出发,以“向下方能向上”为题,自选角度,联系实际,写一篇议论文。(40分)

要求:

(1)参考给定资料,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;

(2)主题明确,内容充实,结构合理,语言流畅;

(3)总字数1000-1200字。

向下方能向上

新时代的浪潮中,"向上"与"向下"的辩证关系正被重新诠释。当"北上广深"的光环逐渐褪色,越来越多青年才俊选择扎根基层,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谱写人生华章。这种看似"向下"的选择,实则蕴含着向上生长的磅礴力量,在个人成长、价值实现、国家发展三个维度彰显着深刻的时代命题。

基层是淬炼本领的成长沃土。彭诚带着互联网项目从北京返乡创业,用800元月租实现创业梦想的经历,印证了"小成本也能成就大事业"的基层优势。在浏阳蒸菜品牌的创业路上,他既避开了大城市的生存压力,又收获了乡土文化的滋养。正如陈飞在雪洪村推动"寿乡鲜米"项目时感悟的:"农业承担着生态价值与社会教育功能"。这种"向下"的深耕,让年轻人在直面土地的过程中,习得了市场规律与乡土智慧交融的生存哲学。湖北省"博士服务团"成员邓万凯在基层挂职后坦言"学到了书本外的真知",正是基层这所"社会大学"锻造人才的生动写照。

乡土是绽放价值的梦想舞台。当孙超群放弃国企工作回乡创办野猪养殖场,当王彤选择在贵州村小传播先进教育理念,他们都在用行动证明:价值实现不在庙堂之高,而在江湖之远。重庆社区书记向秀发以"世界的眼光,草民的手法"推动乡村治理创新,展现了知识精英与基层实践结合的独特魅力。材料中28%的受访者"很想去基层"的调查数据,折射出新时代青年对价值坐标的重新定位。就像网友"陈一凡"的感悟:"基层是人生剧目的原初舞台",这片土地给予奋斗者的,不仅是事业平台,更是精神归属。

向下扎根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根基。面对N县医院"人才虹吸"的困境,面对汤旺社区卫生中心闲置的医疗设备,我们更能理解中央构建"下得去、留得住"长效机制的战略深意。安徽省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公务员统招体系,河南省创新公务员职级晋升制度,这些政策创新如同为基层培育人才的"阳光雨露"。中科院邢院士"人才培养像种植庄稼"的比喻,深刻揭示了人才政策与成长土壤的辩证关系。当515名博士在秦巴山区播撒智慧种子,当"返乡创业潮"催生千万个"蒸浏记",基层已成为国家发展最深厚的根系。

"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将必发于卒伍",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。从彭诚们的创业传奇到博士服务团的智慧奉献,从陈飞的"匠心"农业到基层公务员的制度突围,无数实践都在印证:真正的向上生长,必然始于向下扎根。当个人选择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,当青春梦想与乡村振兴交织共舞,这片古老的土地必将绽放出最璀璨的时代芳华。向下方能向上的辩证法,正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史诗。

总字数: 9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