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,对口援建似乎是一种被动性的任务,然而要完成好对口援建,靠被动性的应付不行,而要主动作为,河北省对口援建的历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。请以“被动的任务和主动的作为”为话题,联系给定资料,自拟题目,写一篇议论文章。(40分)
要求:见解深刻,内容充实,条理清晰,表达流畅,不少于1000字。
对口援建:从政治使命到主动担当的跨越
对口援建作为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方略,既是中央统筹区域发展的政治任务,更是检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试金石。河北省在新疆、西藏、四川等地的援建实践中,用**"三个一流"的工程标准**、"造血式"的产业扶持和**"活态化"的文化传承**,诠释了如何将被动任务转化为主动作为的治理智慧,为新时代对口援建工作树立了标杆。
以主动担当破解工程困局,打造援建质量新标杆。面对新疆巴州4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戈壁,河北援建者提出"三个一流、两个安全、一个满意"的建设目标,在库尔勒河北社会福利院建设中,以"站在全国高标准"的自我加压,打造出自治区最优福利院。在和静县河北新村建设中,面对戈壁滩上四五十度的干热风,坚持**"非品牌材料坚决清退"的严苛标准,将生态移民工程建成了低碳节能的蒙古族特色社区。这种将政治任务转化为质量追求的主动精神,使援建项目从"交钥匙"工程升华为民心工程,正如平武百姓所言:"河北援建比自家办事更精心"**。
以创新思维突破发展瓶颈,构建长效造血新机制。河北在完成28亿元平武援建任务的同时,创造性设立1亿元农房担保基金和1亿元企业扶持基金,帮助14000农户获得贷款,助推55家企业重生。在新疆巴州,推动冀中能源120亿钾盐基地与河北建投182亿新能源项目落地,将单向援助转化为双向共赢。这种从"输血"到"造血"的转变,印证了学者所言**"市场经济时代需要双向互动"的深刻判断。正如阿里札达县通过旅游总体规划和古格遗址申遗**,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,展现了主动作为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活力。
以文化自觉超越任务边界,谱写民族交融新篇章。河北援建者深谙"扶贫先扶志"的道理,在平武重建中保留煽铁古桥历史记忆,设计羌族图腾牛飞大桥;在西藏阿里推广蔬菜种植技术,改变千年饮食传统。这些举措超越了单纯的项目建设,实现了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。正如邯郸援疆干部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建成蒙古族特色新村时所说:"建筑要成为民族团结的纪念碑"。这种将文化认同融入援建过程的主动探索,使对口支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。
从昆仑山麓到涪江之滨,河北的援建实践揭示:真正的对口支援绝非被动应付的"政治作业",而是主动作为的治理革命。当援建者以**"把受援地事情当自家事办"**的情怀担当,用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,用文化自觉促进民族交融,对口援建就升华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治理实践。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,唯有继续发扬这种主动作为的精神,才能让对口支援政策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绽放更大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