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设你是调研组成员,请根据给定材料4,围绕Z市有效激活闲置农房的做法写一篇调研报告提纲。(35分)
要求:
(1)内容全面,重点突出;
(2)层次分明,逻辑清晰;
(3)符合文体,语言流畅;
(4)字数600-800字。
Z市激活闲置农房推动乡村振兴调研报告
近年来,Z市通过创新机制、盘活资源,将闲置农房转化为发展动能,走出了一条"农房激活、产业振兴、农民增收"的特色路径。现将其主要做法总结如下:
一、强化政策引导,构建制度保障体系
Z市率先出台《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管理办法》,明确将"农户闲置住宅、村集体用房、原校舍等闲置房屋"纳入改造范围,规定"加固修缮后可进行三产开发利用"。如新泉村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竞拍闲置教学楼使用权,引入茶企改造成越红博物馆,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,带动200余户茶农增收。政策护航为农房激活提供了合法性保障,让市场主体吃下"定心丸"。
二、立足特色产业,实现精准激活
各地因地制宜探索"闲置农房+特色产业"融合模式:唐仁村将百年私塾改造成越庄酒坊,融入酿酒技艺展示、非遗文化体验等元素,年租金从4000元跃升至6万元;东湖镇将老校舍改造为茶文化综合体,举办研学活动并建立茶叶合作社,茶农收购价提升30%。通过"一房一策"精准对接,既保存了历史文脉,又激活了产业动能,实现"老屋新生"与"产业振兴"双赢。
三、创新平台机制,促进资源整合
岭北镇首创"闲置农房储备平台",通过预收预储、分类推介实现资源高效配置。老虞等5户农房经平台对接改造成民宿,首年即获租金收益;北周村废旧织布厂通过"政府+资本+乡贤"模式改造为土特产展销中心,销售额破百万。该平台突破单点激活局限,形成"统一收储—整体规划—多元开发"的链式运作机制,使碎片化资源产生聚合效应。
四、注重规划统筹,确保可持续发展
Z市坚持"三规合一"原则,将农房激活与村落规划、土地利用规划有机衔接。唐仁老街将百余间闲置民宅纳入古村落保护性开发,通过串点成线打造特色文旅带。陈副市长强调"避免同质化竞争",要求项目开发必须符合"规划—设计—建设"规范,确保激活行动既保留乡土特色,又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
经过三年实践,Z市累计激活闲置农房50万平方米,培育特色项目120余个,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15%以上。未来应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,完善风险防控机制,推动闲置农房激活从"点上开花"向"全域绽放"升级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