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给定资料5”中提到,“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,经营管理只是企业的骨架,文化才是一个企业的血脉灵魂”,请你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,联系实际,自拟题目,写一篇文章(40分)

要求:

(1)自选角度,立意明确;

(2)思路清晰,语言流畅;

(3)参考“给定资料”,但不拘泥于“给定资料”;

(4)总字数800—1000字。

以文化铸魂 让企业长青

企业如人,经营管理是其挺立的骨架,而文化则是流淌的血脉、不灭的灵魂。从老邱建筑集团到小邱家电公司,从林家手工木艺到Q集团海外布局,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深刻印证:唯有将文化基因融入发展命脉,方能在时代浪潮中永葆生机。文化的滋养不仅塑造企业的精神品格,更能激发出持久的创新活力,指引企业在传承与变革中行稳致远。

文化基因赋予企业独特精神品格。"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"的儒家精髓写入家电公司价值观,正是小邱在管理实践中悟出的真谛。当他在清华园研习传统文化时,逐渐意识到西方管理体系需要东方智慧的滋养。这种文化自觉,让企业跳出了单纯追求效益的窠臼,构建起"以人为本"的价值体系。正如材料中老林坚持手工制筷的匠心,二十多位老师傅甘守清寂打磨产品,这种对工艺美学的坚守,本质上是对"精益求精"文化传统的传承。文化品格如同无声的烙印,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独特气质。

文化创新驱动发展动能转换。小邱开发"欧式外观、中式内核"洗碗机的成功案例,生动诠释了文化融合带来的创新突破。他既借鉴欧洲设计美学,又针对中国餐饮特点强化去污能力,这种"中西合璧"的智慧,让产品年销量迅速突破万台。材料一中民营企业凭借2047项专利实现智能厨电全球领跑,同样是文化创新力的体现。当企业将文化积淀转化为创新势能,就能像Q集团俄罗斯分公司那样,通过"纯母语思维本土化"策略,让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》等书籍走进12个城市,实现从年销个位数到俄罗斯第三大中国图书出版商的跨越。

文化传承需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。林家筷子传人小林提出"在前人基础上留新痕迹"的理念,道出了文化传承的真谛。她既坚守祖辈"沉心慢工"的匠艺,又着手开发新产品线,让传统工艺在现代消费市场重焕生机。这种守正创新的智慧,与H市发展夜间经济的探索异曲同工——当24小时书店与健身工作室点亮城市夜空,既延续了"市井烟火"的文化传统,又创造出"注会备考""错峰健身"等新消费场景。文化传承绝非简单的复制粘贴,而是要在时代土壤中培育新枝。

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,中国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。从"中国制造"到"中国智造"的跃升,不仅需要技术突破的硬实力,更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。当企业将文化之魂注入经营管理,让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,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,书写出更多"形神兼备"的精彩篇章。这既是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,更是文化自信的时代注脚。

总字数: 9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