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给定资料5”中提到: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,网络世界为这种想象提供了无限可能。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,围绕“网追正能量 担当新时代”这一主题,联系实际,写一篇议论文。(40分)
要求:
(1)自选角度,自拟标题;
(2)参考给定资料,不拘于给定资料;
(3)观点明确,内容充实,结构完整;
(4)篇幅1000字左右。
网络语言重构生活方式 数字文明呼唤时代担当
从"基操勿6皆坐"的弹幕狂欢到"养鸡公益大户"的爱心传递,从"小巷总理"的网格治理到"互联网+"的国家战略,互联网不仅重塑了人类的表达方式,更构建起全新的社会图景。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,"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",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网络空间既孕育着青年群体自我表达的文化密码,更承载着构建清朗网络生态的时代使命。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文明嬗变,唯有以正能量为帆,以责任担当为舵,方能在数字海洋中开辟出通往未来的航道。
**网络语言革新彰显文化创造力,为新时代注入青春动能。**00后创造的"黑话"体系,看似是数字原住民的社交壁垒,实则是网络文明迭代的生动注脚。正如材料中追星女孩迪迪通过"ssfd"找到同类归属,高二学生小白在"扩列"中建立跨龄友谊,这些语言密码不仅构建起专属的社交疆域,更折射出青年群体渴望突破现实桎梏的创新精神。当这种创造力与正能量相遇,便迸发出更大的社会价值:材料二中91.9%的青年通过网络身份参与公益,1.25亿"养鸡公益大户"捐赠92亿颗鸡蛋,展现出数字时代"键盘侠"向"行动派"的华丽转身。这种从语言创新到价值创造的跃迁,正是新时代青年担当的鲜活写照。
**数字技术重构社会治理格局,为基层善治开辟全新路径。**在S市的街头巷尾,"小巷总理"小高用微信小程序织就智慧治理网络,300户为一格的"云网格"让2万居民实现"指尖上的自治"。材料三中"民生议事厅"议出巡逻防控队,"党员代办中心"解了老人难题,违章建筑拆除群上演新时代"枫桥经验",这些实践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"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"的深刻内涵。当64K网线进化为5G网络,基层治理也从黄大妈的"敲脸盆开会"升级为全天候在线互动,彰显出"互联网+政务"融合创新的强大生命力。
**网络生态治理呼唤共同责任,为文明进步筑牢安全屏障。**当人脸识别遭遇"小学生攻破"的尴尬,当"流量造假"侵蚀数据根基,材料四警示我们:技术狂飙需要制度缰绳。从"人脸识别第一案"推动隐私保护立法,到国家网信办建成覆盖全网的辟谣平台,中国正以"蹄疾步稳"的节奏构建网络治理新秩序。材料六中《中国降雨临界点》谣言及时粉碎,6000余篇辟谣稿件构筑起信息防火墙,印证着"共建共治共享"治理理念的实践智慧。这种政府、企业、网民的多方协同,正是守护数字文明的责任担当。
站在互联网诞生5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,从1994年64K网线连接世界,到如今5G技术领跑全球,中国用25年完成了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蜕变。当乌镇水乡的桨声与数字经济的浪潮交响,当"Z世代"的黑话与主流价值共鸣,我们愈发清晰: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,而是文明新篇的书写场;数字技术不应是割裂的利刃,而应成为凝聚共识的纽带。唯有以"清朗行动"涤荡网络雾霾,以"科技向善"指引创新方向,方能让互联网真正成为赋能美好生活的"阿里巴巴宝库",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谱写新的华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