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你对“给定材料5”中划线部分“但现在的时刻,我们的文化、我们的民族、我们的国家,需要我们忙碌起来,而不是一直在缅怀过去、一直在不经过大脑地轻松娱乐”的理解,自选角度,自拟题目,写一篇文章。(50分)
要求:
(1)结合给定资料,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,联系实际;
(2)观点正确,内容充实;
(3)结构完整,思路清晰,语言流畅;
(4)字数不少于1000字。
以奋进之姿书写时代的答卷
历史长河奔涌不息,文明的火种在代际传承中愈发璀璨。站在千年文明积淀的基石上,我们既需要回望来路汲取智慧,更需要以主动进取的姿态开创未来。当快餐文化与娱乐至上的浪潮席卷而来,那句"需要忙碌起来,而不是一直在缅怀过去、一直在不经过大脑地轻松娱乐"的警示,恰似黄钟大吕,唤醒我们在时代浪潮中保持清醒认知与奋进姿态。
文化传承需要知行合一的耕耘。浙江退休夫妇用三年时间驱车丈量山河,将旅途见闻凝结成35万字著作,印证着"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"的文化传承真谛。他们每天坚持到图书馆写作4000字,手写书稿反复修改的执着,与材料5中唐代僧人翻译佛经时"绞尽脑汁造字"的匠心一脉相承。这种文化自觉在当下更显珍贵——当"枫丹白露""翡冷翠"等经典译作与网络热词同台竞技时,唯有像老夫妻般用脚步丈量、用笔墨记录,才能让文化基因真正活起来。故宫博物院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文物"说话",《国家宝藏》节目让青铜器讲述华夏故事,都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注脚。
个人成长需要突破舒适区的勇气。截肢登山家安德鲁用钢铁义肢征服4478米雪峰的经历,与同声传译员从英语差生逆袭为行业精英的轨迹交相辉映。材料5指出"人生是越努力才会越幸运",安德鲁在暴风雪中失去双腿却重塑人生,正是对"略过不打紧之事,把好钢用在刀刃上"的最佳诠释。反观网友D"忙到身心俱疲却陷入迷茫"的状态,恰是缺乏目标引领的伪勤奋。华为天才少年张霁放弃高薪投身科研,快递小哥雷海为利用送餐间隙背诵诗词夺得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冠军,都在证明:真正的成长始于跳出舒适区的决心。
社会治理需要与时俱进的担当。某市政务网站从"神回复"到"多动手让群众少跑腿"的转变,揭示了公共服务革新的深层逻辑。材料中"网站分类分栏逐渐清晰,信息越来越详实实用"的细节,与"沉睡五年以上的僵尸网站"形成鲜明对比。深圳推出"秒批"政务服务系统,上海"一网通办"实现2000多项事务指尖办理,展现着数字时代的治理智慧。这种革新不是被动应付,而是如材料所言"秉持勤政理念,实现自盈利的明智之举",更是对"权力傲慢与民意漠视"的彻底摒弃。
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,奋进不应是空洞的口号,而应转化为文化传承中的守正创新、个人发展中的突破超越、社会治理中的智慧革新。当故宫的宫墙映照出数字展馆的流光,当外卖骑手在街巷间传递着诗词的温度,当政务服务在云端架起民心桥梁,我们终将明白:真正的忙碌,是让每个当下都成为文明传承的驿站;真正的清醒,是让每次思考都化作前进的阶梯。唯有以这样的姿态接续奋斗,方能在时代长卷上写下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精彩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