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合“给定资料”,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对“人与动物”关系的体会与思考。(40分)
要求:
(1)自选角度,立意明确,有独立见解;
(2)可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;
(3)语言流畅;
(4)总字数800-1000字。
生命的共情与文明的刻度
人类文明的演进史,始终伴随着对生命价值的不断叩问。从M县虐猫视频引发的全民声讨,到H区屠狗风波折射的治理困境,从活熊取胆背后的利益纠葛,到各国动物保护立法的探索实践,这些事件如同多棱镜般折射出人与动物关系的复杂光谱。在生态危机频发的今天,重构人与动物的关系,不仅关乎道德觉醒,更是文明进阶的必经之路。
伦理悖论与道德觉醒的共生。材料三中学者指出:"动物伦理权利应建立在个体牺牲之上",这一看似冷酷的论断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现实法则。正如支持活熊取胆者所言"避免猎杀更多野生黑熊",人类利用动物维系生存确属无奈。但材料二中人工熊胆研发成功的案例证明:当科技进步提供替代方案时,继续施加痛苦便沦为野蛮。这种认知转变在虐猫事件中尤为明显——公众对施暴者的集体谴责,恰是道德自觉的觉醒,印证了材料六中"对待动物的态度丈量着文明尺度"的论断。
法律缺位与现实困境的交织。H区"屠狗令"引发的争议,暴露出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结构性矛盾。材料五显示,德国《动物保护法》细化到"饲养空间光照强度",意大利法规甚至规定"遛狗骑行速度",而我国现行法律却存在明显断层。材料四中教授指出"平衡社会利益与个人权利"的治理智慧,恰与材料五《动物保护法》(建议稿)"分类管理"的思路形成呼应。当狂犬防疫异化为无差别扑杀,当活熊取胆企业打着"保护中医"旗号生产保健品(材料二),法律规范的缺失已造成生态保护与公共安全的双重危机。
动物福利与文明进阶的共振。材料六揭示的"动物福利五大自由",超越了简单的生存保障,指向生命尊严的更高维度。德国农户接受动物福利检查时,被考量的不仅是饲料成分,还包括"精神恐惧程度";英国《动物福利法》将"宠物肥胖"纳入监管,这些细节彰显文明的高度。反观材料二中"引流熊肝胆病变频发"的现实,暴露出经济利益对生命价值的碾压。专家指出"动物福利立法带来可计量的现实利益",恰如我国出口动物产品屡遭退货的教训所示:对生命的敬畏,终将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。
站在文明的长河边回望,从"君子远庖厨"的伦理自觉,到"五大自由"的法理建构,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历经了从功利到共情的蜕变。材料六中"了解生命才能扎根生命"的箴言,道破了和谐共生的真谛:当我们为流浪猫保留一方屋檐,为实验动物减轻一丝痛苦,为经济动物提供片刻安宁,本质上是在修复人类与自然断裂的纽带。这种超越物种藩篱的生命关怀,终将在人类文明史册上,刻写下最温暖的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