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“给定资料”,以“坚持勤政廉政,促进和谐发展”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。(40分)

要求:

(1)参考给定资料,自选角度,自拟题目;

(2)观点明确、联系实际、分析具体、条理清楚、语言流畅;

(3)总字数800—1000字。

勤政为民筑根基 廉政清风促发展

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长河,"勤政为民"始终是治国理政的核心要义。从荀子"凡百事之成也,必在敬之"的警世箴言,到唐代将"德、慎、公、勤"确立为官吏考核标准,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,勤政廉政始终是维系政治清明、社会和谐的生命线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,唯有筑牢勤政根基、坚守廉政底线,方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跨越。

历史传承铸就勤政为民的基因。中华传统政治智慧中,"敬事而信"的执政理念如同璀璨明珠熠熠生辉。>秦代以"苟且懒惰"作为劣吏标准,宋人田锡视"臣道务勤"为从政首义,清人李文耕更直言"官不勤则事废"。这些穿越时空的智慧结晶,与当代"三严三实"要求形成跨越千年的精神共鸣。毛泽东在《反对自由主义》中刻画的官僚主义画像,至今仍警示着"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"的懒政顽疾。历史的回响告诉我们:勤政不仅是道德要求,更是治国安邦的制度根基。

现实困境呼唤行政效能的革新。转型期的社会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,某些地方的"鸵鸟政策"暴露出治理能力的短板。>A县因踩踏事故取消元宵灯展,看似消除隐患实则损害民生福祉;B市地铁以安全之名垄断报刊销售,折射出"一刀切"管理的思维惰性;Y市创建办"没时间闲扯"的粗暴回复,更是将懒政作风暴露无遗。这些案例印证了"消极躲避难抵积极治理"的深刻道理,正如某贫困县耗资打造"夜景工程"反致民怨沸腾,暴露出脱离实际的"伪勤政"危害更甚于不作为。

制度创新开辟廉政建设新路径。新时代的廉政建设需要刚柔并济的制度设计。>湖南岳阳推行"不换状态就换人"机制,将8种庸政表现纳入问责范畴;江苏睢宁"禁酒令"以雷霆手段整肃官场风气,半年处分18人重塑行政效能;甘肃兰州"一把手上电视"开创媒体监督新范式。这些创新实践与张云泉"五心四力"工作法、牛玉儒"生命最后一息仍牵挂民生"的楷模精神交相辉映,共同勾勒出"严管厚爱结合、激励约束并重"的现代治理图景。

站在"两个一百年"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,勤政廉政建设关乎治国理政全局。从唐代《六典》确立的四善标准,到当代全面从严治党体系,历史与实践反复验证:唯有将"民之所望"作为"政之所向",以制度创新破除懒政庸政,用实干担当诠释公仆本色,才能筑牢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。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,当"不图虚名、踏实干事"成为干部队伍的共同追求,"中国之治"必将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。

总字数: 915